人名
系統號
出生日期
過世日期
出生朝代
過世朝代
中曆生卒年
[弘治2年-隆慶2年]
傳略
李濂,字川父,祥符人。舉正德八年鄉試第一,明年成進士。授沔陽知州,稍遷寧波同知,擢山西僉事。嘉靖五年以大計免歸,年纔三十有八。濂少負俊才,時從俠少年聯騎出 城,搏獸射雉,酒酣悲歌,慨然慕信陵君、侯生之為人。一日作理情賦,友人左國璣持以示 李夢陽,夢陽大嗟賞,訪之吹臺,濂自此聲馳河、雒間。既罷歸,益肆力於學,遂以古文名 於時。初受知夢陽,後不屑附和。里居四十餘年,著述甚富。^; 李濂字川甫,號嵩渚,祥符人。正德九 年進士,歷官山西僉事,嘉靖間免歸。少負 俊才,慨然慕信陵君、侯生之為人。初受知 李夢陽,後不屑附和。里居四十餘年,以古 文名於時。有祥符鄕賢傳、祥符文献志、汴 京遺蹟志、李氏居室記、醫史、觀政集、嵩 渚集。贈別李川甫序(張文定公紆玉樓集5/20)送李公川甫陞山西僉憲序(同上5/21)名宦俟誌府同知李侯事略(堇山文集15/18)順治河南通志25/64下明史286/23下^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人傳記資料索引; 李濂字川父河南祥符人舉卿貢第一登進士除知 陽才噐閎邁吏事精敏且㠯儒學餙之詩文古雅爲峕稱尚政暇則引諸生開閣講論多所啓廸一峕士習爲之丕振累官山西僉事史氏曰余爲諸生嘗逮事二公親見其行事皆大用才也及李公講藝余復卒業焉李公獨屬意余余賴造就爲多然余所自樹立汨汨無有也追念國士之期能亡忝乎詩曰有斐君子終不可諼此之謂也後李公竟㠯才致謗遂被廢此固古今才士之通憾也悲夫^沔陽志(明嘉靖刻本)16卷; 李濂字川父祥符人由進士嘉靖初知沔陽才器閑邁吏事精敏詩文古雅空同先生亟稱之^承天府志(明萬曆三十年刻本)9卷; 李濂 知州事為政明敏詰奸除暴一郡肅清初商民苦塩莢稅重濂至減其課創建書院為造士地復於郡東北地都邨治水灌田民尤利之未幾陞去州人遮道泣送建祠以祀^平定州志(清光緒八年刻本)6卷; 過庭訓纂集李濂字川父…^明分省人物考9冊87卷; 錢謙益撰錢陸燦編李僉事濂 濂字川父祥…^列朝詩集小傳; 王兆雲輯李川父先生名濂字…^皇明詞林人物考6卷; 朱竹垞著姚柳依編李濂字川父…^靜志居詩話10卷; 王鴻緒等撰李濂字川父…^明史稿列傳3冊; 陳田撰李濂二十六首 濂字川父祥…^明詩紀事戊籤6卷; 孫奇逢撰李僉事濂濂字川父祥…^中州人物考8卷; 張弘道張凝道同輯正德甲戌科河南李濂祥…^皇明三元考9卷
著述
祥符鄕賢傳8卷;祥符文献志17卷;汴京遺蹟志;李氏居室記五卷;汴京遺蹟志24卷;汴京勼異記8卷;勾異記;醫史10卷;觀政集1卷;嵩渚集100卷;嵩渚文集;崇渚集100卷;龍門子凝道記2卷/宋濂撰;李濂序;嘉靖河南通志45卷/李濂修;王端毅文集9卷/王恕撰;李濂編;理情賦;祝公傳;岳公傳;王履傳;王公豫傳;王觀傳;烈士廟碑;許忠節祠堂碑;賈公行狀;鄧州志序;峴山賦;潘節婦傳;光祿大夫柱國少保兼太子太保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贈太保謚文靖賈公詠行狀;兵部尚書李恭簡公鉞傳;南京兵部尚書王公繼傳;刑部尚書趙公羾傳;僉都御史祝公暹傳;右都御史張公泰傳總督;□□參政袁公江傳;副都御史陳公瑗傳督儲;山東按察司僉事李公彬傳;僉都御史鄭公寧傳宣府;太原府知府張公賢傳;僉都御史岳公璿傳遼東;右通政杜公明傳;陜西按察司僉事呂公益傳;戴思恭傳;湖州府知府趙公登傳;棗強縣學訓導劉公昂傳;葛應雷傳子乾孫;陜西按察副使劉公安傳;蘇州府知府王公觀傳;順德知府康公厚傳;溫州府知府劉公謙傳;三河縣知縣甄公鐸傳;長蘆鹽運使李公璵傳;鳳陽府學訓導韓公忠傳;湖廣參議王公豫傳;周府長史劉先生淳傳;滕先生克恭傳
VI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