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
系統號
出生日期
過世日期
出生朝代
過世朝代
中曆生卒年
乾隆40年-咸豐5年
傳略
包世臣,字慎伯,涇縣人。少工詞章,有經濟大略,喜言兵。嘉慶十三年舉人,大挑以知縣發江西。一權新喻,被劾去。復隨明亮征川、楚,發奇謀不見用,遂歸,卜居金陵。世臣精悍有口辯,以布衣遨遊公卿間。東南大吏,每遇兵、荒、河、漕、鹽諸鉅政。無不屈節諮詢,世臣亦慷慨言之。初,海盜蔡牽犯上海,鎮道迎世臣閱沿海島嶼。見黃浦停泊商船千艘,遂建海運可救漕弊之議。游袁浦,值河事亟,箸策河四略。是時鹽法以兩淮為大,私梟充斥,議者爭言緝私。世臣擬多裁鹽官,惟留運司主錢糧,場大使督灶戶,不分畛域,仿現行鐵硝之例,聽商販領本地官印照,赴場繳課買鹽。州縣具詳,運司存核,則場官不能乾沒正課;而轉輸迅速,則鹽價必銳減;私鹽皆輸官課,課入必倍。以之津貼辦公,并增翰、詹、科、道廉俸,為計甚便。其論西北水利曰:「今國家南漕四百萬石,中歲腴田二百萬畝所產也。有田四百萬畝,歲入與佃半之,遂當全漕。先減運十之一,糶其穀及運資置官屯,遞減至十年,則漕可罷,賦可寬。以其盈餘量加賦餉,而官可廉,兵可練。不然,漕東南以贍西北,浮收勒折,日增一日,竭民力,積眾怒。東南大患,終必在此。」世臣能為大言。其論書法尤精,行草隸書,皆為世所珍貴。著有小倦遊閣文集,別編為安吳四種。^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清史稿.列傳486卷; 包世臣傳齊彥槐徐璈包世臣字慎…^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701004334號; 文苑傳包世臣傳齊彥槐包世臣字慎…^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701004389號; 文苑傳卷63包世臣傳齊彥槐徐璈包世臣字慎…^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701004424號; 包世臣傳齊彥槐包世臣字慎…^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701004721號; 包世臣傳齊彥槐包世臣字慎…^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701005418號; 姚永樸輯文苑列傳包世臣列傳魯一同包世臣字慎…^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701006791號; 姚永樸輯文苑傳包世臣魯一同包世臣字慎…^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701006792號; 文苑傳包世臣傳齊彥槐包世臣字慎…^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701006947號; 陳曾則擬包世臣列傳包世臣字慎…^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701007086號; 文苑傳3包世臣列傳齊彥槐包世臣字慎…^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701007913號; 包世臣齊彥槐徐璈 包世臣字慎…^清史列傳73卷; 謝應芝書安吳包君君姓包氏名…^續碑傳集79卷; 蔡冠洛編纂 包世臣 包世臣字慎…^清代七百名人傳5編; 陶湘編 包世臣 字慎伯安徽…^昭代名人尺牘續集小傳7卷; 支偉成 包世臣 包世臣字慎…^清代樸學大師列傳21卷; 震鈞輯 包世臣 字慎伯晚號…^國朝書人輯略8卷; 李放纂輯 包世臣字慎…^皇清書史12卷; 竇鎮輯 宋湘包世臣工書包世臣字誠…^國朝書畫家筆錄3卷; 李玉棻撰 包世臣字誠…^甌鉢羅室書畫過目考3卷; 恒慕義主編 包世臣包世臣(字慎伯…^清代名人傳略中冊; Pao Shih-ch'ên…^Eminent Chinese of the Ch'ing Period(清代名人傳略); 包世臣(1775-1855),清安徽涇縣人,字慎伯,號倦翁,又號小倦游閣外史,人稱安吳先生。嘉慶十三年舉人,官江西新喻知縣,因劾去官。工書法,詳論古人書法得失,雅重北碑,自成一家之言。善經世致用之學,尤詳河漕鹽政,主張興西北水利,又預見英國發動侵略戰爭之危。先後為江蘇省督撫陶澍等幕僚。著作除《小倦游閣文稿》外,有《安吳四種》。^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包世臣,字慎伯,涇人。早負盛名,道光中,以大挑知縣仕江右。中丞忮之甫到省即使署某縣,即借公文字句劾罷之,然世臣之名轉益盛,陶文毅公、楊端勤公皆延為上賓。素喜交遊,延攬知名之士,居鼓樓側之綢市口,戶外之屨常滿。又善談論,娓娓千百言,皆使人之意消。善扁書,開近人北魏一派,其子興言以棗木刻於鄂中,所著有《安吳四種》。其第二種曰《藝舟雙楫》,即自言其書法之功也。所撰〈鄧石如傳〉,亦足見學書之次第,大致亦自習之,博而後加之熟而已。^續纂江甯府志14卷
著述
藝舟雙楫論文4卷,論書3卷,附錄3卷;安吳四種36卷;中衢一勺3卷,附錄4卷;齊民四術12卷;安吳論書1卷;管情三義8卷;倦遊閣集30卷;說儲上;雌雄淵1卷;藝舟雙楫6卷;小倦遊閣文稿2卷;靖海十二札
專長
經世致用之學
VIAF